“未来这个任务很艰巨,需要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但这件事逻辑很清晰,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10月12日,对于国家日前宣布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如此评价。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宣布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悉,从2019年年初起,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清华气候院”)联合国内18家研究机构,开展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及转型路径”项目研究。李政正是这次成果的项目负责人、核心专家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李政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可能性有多大?转型路上的阻碍是什么?将如何影响和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10月12日,新京报记者对话李政,围绕“碳中和”回答大众关切的问题。
对话
新京报:有人评价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难度大,您如何看待?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政治意愿、政治目标很重要,是决定性的、导向性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国家政策上是有共识的,论证目标的时候,主要的政府部门都参与了,目标的发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背后也会有政治、经济、规划、财税、金融等各种政策的匹配,继而落实到行动上。
对我们国家来说,一方面经济在增长,另外体量非常大,时间又很短,变化速率很高,未来这个任务很艰巨,需要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巨变不会一夜之间发生,动员和被认可需要一个时间,但我认为这件事逻辑很清晰,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新京报:目前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情况如何?
李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我们国家在绝对数量上是世界领先的。从比例上说,我国2020年的目标比例是15%,实际上2019年就已经超过了这一比例,达到了15.3%。我国非化石能源使用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就装机容量来讲,目前非化石能源的装机比例已经达到40.8%,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是38.4%,核电占2.4%。发电量上来讲,非化石能源占比是31.1%,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从总需求上看,未来还要重点发展水力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当然开发潜力最大的还是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
新京报:转型中有哪些障碍?
李政: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要走低碳、绿色、可持续的道路,这不光是一个经济成本问题,还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所以目标宣布也可以倒逼解决技术问题、生产速度问题、基础设施转变量长周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转型中,新兴行业发展,同时部分传统行业就会削减或萎缩,这涉及公正公平转型问题,需要采取转岗、培训、再就业等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新京报:有人会担心低碳发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担忧是必要的吗?
李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类社会在往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个目的达成是人类整体最大的利益,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最大利益。我们走低碳发展路径,实际上倒逼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另外,我们国家现在风能、太阳能发展得很迅速,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在逐渐提高,这意味着转型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但我们GDP总体还是在快速增长中,并没有因为转型而停滞。发展低碳经济也会创造新的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效益,以及提供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有尊严的”、体面的就业岗位。
新京报: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如何影响和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李政:居民这一块非常重要,意识是所有行动的核心。所有政策、行动最底层都有一个根本支撑,就是人的良心和价值观。我们看到各地方也在进行宣传教育行动,例如成都的“碳惠天府”机制,搭建公众、小微企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参与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引导每个个体约束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实现碳中和本质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和每个民众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经常感知的现象就是新能源汽车在逐渐增多,这其实就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典型例子。此外还包括,能选择公共交通就不开车、减少浪费、垃圾分类等。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们要争取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低碳氛围。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