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3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6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9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3
六、改进措施 14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1.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2006年,清华历史学科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建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专门史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1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的正式认定,成为迄今为止教育部认定的唯一一个人文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历史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2学科建设情况
本学科的目标是培养高端史学教研人才。本学科已建立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及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及六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获普遍承认。 本学科在学生培养中积极吸纳学生参与重大项目的具体工作,清华简整理即如此,促进学生快速成长。近年毕业的博士大都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研,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清华中国史一级学科下的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在国内外有较强的影响力,其中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居于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本领域有推广价值的国家专利。中国史多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承担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展现了清华历史学科的特色、优势,集思想性、学术性、影响力于一身,引领我国史学思潮。
中国史较好继承了清华史学的优秀传统,注重理论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立足国际前沿,植根中国大地,形成了若干优势特色,在出土文献等方面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标志性历史研究成果,为中国知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1.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入学中国史博士生23人(含统招16人,硕博连读3人,直博3人,国际生1人),硕士生11人(含推免7人、统招4人)。
2021年毕业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4人。
2021年博士就业高等教育单位10人,党政机关1人,科研设计单位2人。硕士生4人均继续顺利升学深造。
1.4研究生导师状况(规模、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等)
中国史学科有教师18人,教授11人,副教授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1人。此外,出土文献中心多位教师参与历史系“历史文献学”方向的招生和培养工作。
另聘请多位资深专家参与本学科不同方向工作。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建朗受聘为“卓越访问教授”,参与历史系学生培养相关工作。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研究生导师工作水平、营造和谐师生关系,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精神,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作用。历史系支部被评为2019年度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优秀党支部”,并申请获评第二批清华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倪玉平工作室”。2021年,支部换届之后由阿风教授担任支部书记,延续并推进了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
加强基层党建,积极发展优秀学生。发挥清华双肩挑传统,由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工作助理组成思政队伍,落实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全方位关心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把研究生培养为有用的人才。
2.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导师努力将课程思政与“三位一体”融入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与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也是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新时代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顾涛副教授担任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得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教师”,由他主讲的本科生人文基础课“孔子研读”荣获“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孔子和鲁迅”课程荣获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称号。
研究生党员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党史”,邀请专家学者组织专题报告,组织参观党史展览。并将党史学习与系统思考相结合,将党史学习与理论宣讲相结合,将党史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将党史学习与主题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2.3学风建设情况
通过组织读书班等学术研讨活动,建立常效学习机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在日常的教学与党建活动中,加强与学生党员的沟通与交流。从研究生的博考、开题开始,一直到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等各个环节,加强学术规范,使研究生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与良好的学风。与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年”相配套,邀请支部成员、著名学者李伯重教授作题为“历史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的报告,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互动。
2020年研究生院对已授予博士学位进行论文抽检,通知中国史有个别论文外审意见不理想,2021年4月,新任系主任仲伟民教授上任后立即召集全系教师大会,专题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历史系从2021年起强化、细化培养方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决不放松要求,严格执行分流制度。尤其是最终学术报告,将严格执行导师回避制,匿名投票结果作为论文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
2.4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历史系大力开展和推动我国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已经出版的清华简系列整理报告和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的整理报告,为本学科的深入发展和出土文献整理的标准化提供了典范。其他成果比如倪玉平教授的《清代财政史四种》亮相“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部分阶段性成果概要》时,也将其作为代表性成果在官网上予以重点推荐。
在课程方面,张国刚教授的“《资治通鉴》导读”课程教学历来受到清华大学同学的广泛欢迎。同时,该课程还作为线上慕课,广泛惠及众多学校和社会人士。自2014年至今,线上选课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次。《导读》作为学堂在线年度“最受欢迎课程”曾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誉。课程相关成果《<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16年出版以来,已达13印次,发行量18万册。2017年台北联经出版了繁体字版,2019年韩国出版了韩文版。
面向广大学生开展问卷调研活动,围绕提升历史系与人文学院学生工作水平加强调查研究。面向校友群体开展座谈访谈活动,围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广泛征求意见。
2.5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配合人文学院党委,提升研究生党员工作规范化水平,探索成立学生党建中心,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自2019年起,历史系支部和行政共同发起“读史阅世交流日”微沙龙活动,坚持系班子成员联合其他老师每学期与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一次以上座谈交流互动。2020年在疫情期间,历史系党政班子也与学生进行了多次在线交流。2021年4月29日,历史系党政班子与日新书院01班20多位同学进行了座谈交流。5月22日,历史系党政班子与人文9字班20多位本科生进行了座谈交流互动。
2.6其他特色工作
人文学院有特色品牌活动“党委书记谈心日”,研究生员党员与党委书记进行定期谈心。同时,历史系党支部与历史系研究生党员也进行定期思想交流,了解研究生们的思想动态,促进师生交流,营造和谐关系。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持续完善培养计划,导入经典著作研讨课(Seminar),研讨课主要师生一起精读元典,对经典进行精耕细作,笃实创新的基础,强化培养环节,显著提升研究生质量。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加强基本问题类和史料研读类课程建设。2021年,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增加了三门挑战度极高的研读类课程,一门是社会经济史方向的“中国古文书研读”,一门是制度史方向的“《通典》研究”,一门是先秦秦汉史方向的“前四史研读”。
加强资格考试环节的要求。对于资格考试的申请者必须先通过历史系专门组织的第二外语测试,不合格者不得进行资格考试。2021年即有数位博士生因此延缓了通过的时间。资格考试由原来的笔试,增加为笔试加口试。内容根据博士生所选择的主修和辅修方向确定,重点考核博士生的知识面、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修与辅修方向学术史的掌握程度。考试将采取笔试加口试的方式进行,笔试采用开卷方式进行,时长10小时(限期一周),口试时长1小时。
增设历史系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一年一次,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每位博士生在最终学术报告完成之前,原则上均需参加一次论文报告会,抽取博士论文中的某一章节作公开学术报告,历史系将组织3位以上教授进行现场评议,并展开研究生之间的互相评议,切实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和学术发表水平。
3.2导师选拔培训
按照清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教研系列的教师均有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资格。按照人文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规定,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均有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资格。由人文学院统一组织对新任博士生导师的专项培训工作。
历史系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教师会议,加强研究生培养是会议必备的议程之一,每次都将对本学期学生培养中的亮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与讨论。
3.3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清华大学于2021年11月发布《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学问题协调解决工作指南(试行)》,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本系在全系会期间对导师责权机制进行学习,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对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与义务进行界定,及时约谈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对出现博士论文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博士生导师,暂停其招生资格。
3.4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在各种场合强调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时刻敲响警钟,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目前没有出现教师因师德师风不正、违反法律法规、学术不端等被查处或通报的情况。
3.5学术训练情况
明确导师责任制,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要求研究生定期汇报学业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日常教学和指导过程中,导师帮助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加强基本学术规范的训练,督促文章写作。
导师严格把关资格考试、开题、中期考核、年度考核、预答辩等每一个培养环节,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上不合格者予以分流的制度,强化预答辩导师回避、匿名投票制度,确保外审环节不出现B以下的评审结果。
3.6学术交流情况
2021年举办清华大学-东京大学中国经济史论坛。加深清华大学与东京大学的学术交流,扩大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提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史方向的科研实力。
支持与鼓励师生开设、参与各种以阅读原始资料与研究成果、理论为主的读书会。历史系一直坚持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古今各类读书会有二十多个。秦汉读简班已经坚持到第97次,疫情期间继续通过网上进行,吸引了日本、香港中文大学、社科院历史所、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中国古代史沙龙亦进行到第58次,目前通过网上开展,参与者亦不限于清华师生。
跨学科的“古代中国国家的新探索”工作坊已举办三届,2021年11月举行了第四届,有多位研究生参与。工作坊创新会议方式,邀请跨系、跨院与校的学者参与,减少论文发表数量,加强评议与讨论,每篇论文+评议共90分钟,通过深度交流,激活思想,发掘问题,推动研究。
因为新冠疫情,学术交流受阻,交流活动有所减少。
3.7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2019年以来,清华大学编发《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育工作规定》和《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清华大学已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及结果处理办法》,加大对已授学位论文进行抽查。2020年3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研究生必须进行学位论文查重等质量管控步骤,学位论文质量由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层层把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论文评阅情况、答辩组织情况以及答辩结果进行认真审议,如果出现学术不端情况,将由学位分委员会决定是否不授予或缓授予学位。目前本学科点尚未发现学术不端情况。
3.8研究生奖助情况
清华大学为研究生提供基本奖助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由学校统筹各类资源来提供。同时,学校和院系以及导师共同创造条件,提供研究助理、教学助理和管理助理(“三助”)岗位,每学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发布需求,学生申请,并在阶段结束时进行考核。
3.9其他特色情况
引导学生加强对清华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理解和传承,打造“如是我文”等人文特色社会实践品牌项目。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4.1人才培养(包括研究生学习状况、学术创新成果、学科竞赛获奖、学位论文质量、毕业生反馈等)
严格遵守清华大学2020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分流淘汰机制。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全流程管理,切实提升博士学位论文水准。主要措施体现在:
第一,切实执行2020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版的每一个环节。2020年人文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均有大幅度调整,从资格考试、选题报告到最终学术报告、答辩等各个环节均有大幅度改进,此方案自2021年起执行。历史系从2021年起强化、细化培养方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决不放松要求,严格执行分流制度。尤其是最终学术报告,将严格执行导师回避制,匿名投票结果作为论文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
第二,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加强基本问题类和史料研读类课程建设。计划建设的四门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史的基本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的基本问题以及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一手史料的研读水平,是研究生创新的基石,这一系列课程的授课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深度。历史系将由培养研究生经验丰富的教授牵头,开展出土文献、正史史料、档案文书、世界史核心文献等相关领域的课程建设。
第三,增设历史系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一年一次,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每位博士生在最终学术报告完成之前,原则上均需参加一次论文报告会,抽取博士论文中的某一章节作公开学术报告,历史系将组织3位以上教授进行现场评议,并展开研究生之间的互相评议,切实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和学术发表水平。
第四,继续坚持“清华历史讲堂”、“王国维讲座”等学术活动。过去五年中邀请到海内外(演讲者除国内外,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荷兰、美国、英国、法国、希腊、德国等)中国史、世界史学者、考古学学者以及校内同学报告,内容十分丰富,从简帛研究、魏晋壁画墓、七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研究到数字化时代的史学研究,印度地方史到公共史学、全球史,分子生物学与历史研究到儒学等。听众不止是本系同学,包括本校与外校同学。对扩展同学的视野,开拓思路,深化与学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适时安排一些以专题为中心,跨断代、跨领域与学科的小型会议,促进各领域的深度交融,带动研究生主动参与学术界交流。
2021年,祁萌博士学位论文《战国秦汉人“名”的使用及其统治意义研究》(侯旭东教授指导)、王正华博士学位论文《清代华北乡村土地产权演变研究》(仲伟民教授指导)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21年博士生肖慧琛(戚学民教授指导)没有按时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流程,以结业处理。
4.2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科授权点的师资力量不足,需要在近现代政治史、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古代思想史、社会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古代史学史、近现代史学史及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引进6位教师。
4.3科学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向:
1. 出土简牍为中心的先秦史研究;
2. 秦汉以降古代王朝国家的运行机制与形态研究;
3. 契约文书与明清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突破;
4. 中国思想史的演进及近代思想文化转型研究;
5. 前现代的国家、城市、社会与思想研究;
2021年,中国史三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赵平安“秦汉印章封泥文字编”、顾涛“汉唐礼制因革谱”。
2021年,举办清华大学第1期“货币史工作坊”、第四届“古代中国国家研究的新探索”工作坊;中国古代史系列讲座成功举办两次,请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和阎步克教授主讲。
4.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启动“清华史学文库”工程,集中展示清华历史学科的系列科研成果。预计将在2022年出版第一辑五种,2023年出版第二辑五种。此后以平均每年3种的规模推进。
高水平展开《国际儒学》杂志的编辑与出版,网络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文稿,对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生命力提供智力支持。
在科学整理清华简、五一广场汉简的基础上,构筑古史重建的基础,系统研究、展现中华文明的早期源头,深入解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过程,藉以认识中华民族独特的发展道路,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积极推进古礼的复原及当代日常礼仪的重建工作,在深入研究《仪礼》本经的基础上,用虚拟复原的形式,将《仪礼》文本还原成明晰可视的礼仪流程;并以现代社会生活为基本构架,尊重礼仪制度的时代特点,进行重建日常礼仪乃至重振礼乐文化的初步尝试。
4.5服务国家战略
通过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公开讲座、撰写教材、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普及历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正确的历史观。
推动若干部优秀史学普及类著作的出版,在已有的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继续发掘,争取有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普及类著作嘉惠大众。
4.6国际合作交流
全面整合出土文献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力量,吸纳国外学者参与协同科研项目,最终形成以国内研究力量为核心、有效组织国际研究力量的标志性领域。中国史与世界史学科积极开展与日本、韩国、欧美等一流大学的教师、学生学术交流。开展每年一度的中日韩研究生论坛(清华大学、首尔大学、东京大学);
推动世界史讲席教授团队的成立,网络全世界知名大学的若干位顶尖研究学者,定期来清华讲学,每年保持1-2名左右的外籍教师在历史系任教,每年有本系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协助日新书院,积极联系国外顶尖大学和学科知名学者,推动研究生、本科生出国访学交流,试点推动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
中国史学科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密切合作,举办了出土文献、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系列重要研讨会,积极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推广,还以重新整理的清华简文本为基础,将艰涩难读的战国竹书翻译成英文读本,向全世界进行传播。中国史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在国内外已有良好的声誉,如本系举办的“经济史论坛”持续进行多年,得到学界的普遍好评; 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在史学界则起着引领性的作用。清华简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举办清华简展览,受到海外各界人士广泛欢迎。清华简团队还在探索将艰涩难度的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并与海外顶尖汉学家合作进行英译,向西方世界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倪玉平教授《清代财政史四种》亮相“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该书在海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李伯重在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7.4 发表英文书评,称本书“代表了中国财政史领域一项新的成就”。中国社科院鱼宏亮在《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5 发表书评,认为本书“更可靠、更可追溯,因而更具有比较研究的基础”。岸本美绪、Richard Von Glahn(万志英)、Maarten Duijvendak、何汉威、邱志红、洪均等国内外学者也予以推荐或征引。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5.1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自我评估认为中国史博士授权点是良好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在师资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培育和发挥既有人员的实力,如何在基本格局不会有大改变的情况下,做好学科的定位和未来规划。
中国史许多领域面临地下、地上新出资料的挑战;同时,新方法、新技术(如CEBD)与新理论的引入,亦开辟出许多新的领域;关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许多重大问题,亦需要重新加以研究;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传统与现代问题,亦需要通过反观过去来加以认识,这些都呼唤中国史研究的大发展。
20世纪以来形成的史学分科而治的格局,亦需要在反思中加以超越,重新思考史学存在的目的、既有的思路,激发中国史学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目前史学研究因资料的不断发现与整理,形成具体研究不断丰富,局部特写日多,但宏观上思考不足,往往只是简单继承或消费20世纪初以来形成的宏大结论的局面(被称为“碎片化”),或眼睛向外,消费西方史学当下的时髦风尚,内在的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史学研究成果的数量与水平上落差明显,整体上进展有限。亟需打通宏观与微观,跳出既有的分类格局,以问题引领,从关键问题入手,以点带面,借助若干问题上形成具有示范性、带有广泛辐射力的研究来推动史学整体的提升。人才培养上,突出的年轻学者亦不多见,需要反思既有的培养方式,思考如何造就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优秀青年学者。
5.2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送审六篇,返回结果均合格。根据学校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培养质量,贯彻培养方案,以师生日常讨论和读书会等措施为常效机制,加强开题、预答辩等流程管控,聘请校外专家加入开题、预答辩等流程,对论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要求,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六、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中国史如果要在“新文科”的建设中起到基础文科的核心地位,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学科发展必须从“学科性学术”转向“问题性学术”,扩大学科边界,摆脱分科体系造成的人为束缚,从中国的历史经验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叙述,建立起中国历史的主体性,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共同挑战,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案,既有学术团队要加强学术自信和创新勇气,同时要加强多学科的融合与会通,学校应该创造这方面的培育条件,促进多学科交叉。
中国史要立足中国历史实践,打造融贯中西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一方面应该摆脱西方中心论,根据唯物史观的要求回到历史本身,回到历史现场,实事求是地研究历史。另一方面,改变以物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转到以人为主体的历史,从人的行为及其交往关系出发去建立历史解释的逻辑,由人的能动性去解释历史活动和历史过程,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建构起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中国史加强研究生培养与日新书院本科生的联动。确保历史系系主任、支部书记等担任日新书院导师,开设本科生核心课程。在本科生高年级加强“经典研读与专题研讨”(seminar)训练环节,重点训练学生深度研读文史哲核心经典文献、原始史料和高强度研讨文史哲某一学术专题的能力,为后续写作高水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进一步进行学术创新研究打下厚实的基础。从2022年起,将全力配合日新书院启动“一人一策”和本研贯通的政策落地和实施方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