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历史系19级博士生曾堰杰。非常荣幸在这个重要仪式上代表人文学院的各位老生、代表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欢迎大家的到来!
就我而言,能在久违的校园中面对这么多新鲜的面孔,真可谓是感慨良多。2020年对于各位的意义,想必已经不仅仅是进入清华进行学习生活、踏上新的人生台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2020年过去的这八个多月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以忘怀的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宁静,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无数的人们奋勇冲锋、义无反顾,这才有了此时此刻我们在校园中的相聚。疫情初期,清华大学便敢为人先、率先提出在线开学复课,为全国高校树立了榜样;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无论是前沿的疫苗以及药物研发,还是后方的基层支援、志愿劳动,都可以看到清华人奋力拼搏的身影。虽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清华人的本色,始终是根植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在清华人的心中,个人发展始终与国家前途、人类命运浑然一体。这是清华人的情怀,也是清华人的使命。
说实话,这种使命感,一年前坐在台下的我,还未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但正是经过了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我逐渐对这种清华人的使命感产生了共鸣与体悟。犹记得去年七十周年国庆,由3514名清华大学师生组成的“伟大复兴”方阵簇拥着习近平主席的巨幅画像,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昂首走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示清华青年、中国青年的飒爽英姿。“祖国万岁,青年加油”的口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我自豪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更自豪于清华人在其中的精彩表现,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卓越贡献。在“一二·九”合唱中,我更是亲身参与到了排练与演出中,用洪亮的歌声,大声歌唱着对祖国的热爱。这一年的清华生活,我深深的感悟到了,世人赋予清华学子的,以及我等清华人所背负的,不是一个“天之骄子”的空泛名号,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文人皆将“横渠四句”作为座右铭,以修齐治平为人生目标。清华人文学科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学统,随几经曲折,清华的人文之魂却历世长存。万俊人院长曾经提出“成为大师是我们的天命”,我想,只有有了这种使命感,我们才能无愧于清华人文的诸位前贤,无愧于清华人文的优秀传统。希望大家作为清华人文学院的学生,能不忘此心,努力精进。
清华拥有着很多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希望身处其中的每位同学都能好好利用,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舒适区中,去打破它,去走遍清华的每个角落,去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去广阔的基层体验人生,去接触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有趣灵魂,去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人文学科的特点是“板凳须坐十年冷”。只有甘于坐冷板凳的人,才能在学术道路上有所突破。这条道路很难一帆风顺,它往往会有各种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或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颜回一般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但我依然希望每位同学都能通过几年的探索,找到自身独一无二的价值。古人有言: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希望诸位以后在面对挫折与低谷时,能够奋力拼搏,坚守本心。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最后,衷心祝愿师弟师妹们开学愉快,未来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