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人文学院2024级中文系直博生单嘉怡,很荣幸能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我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日新书院,是强基计划第一批毕业生中的一员。我记得在我刚入学的时候,当时担任院长的王中忱老师就曾经说过,日新书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既具有相应的专业难度,也体现“留白”之美,给同学们留有选择的空间。我在书院的成长,也正是一个不断自主探索,寻找自己的定位的过程。在清华求学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园子很大,可以承载我们的每一次跌跌撞撞,每一份异想天开,每一点青涩懵懂。我们会在课堂上参与激烈的思想碰撞,会在社会实践中遍览祖国大地甚至走向世界,也会在志愿服务中认识到自己可以为身边与远方的人带来的改变。我对于这个园子的热爱,从未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减,对于在这里“续费”的期待也从未湮灭。
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从某种意义上,我无疑算是清华园里的“老人”了,但研究生依然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我在这个假期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博零小土豆”,因为我认为,在学术这座高山面前,我和埋在地下,毫不起眼的土豆没什么区别。我不知道我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有一种可能是我在经过了一番煎炒烹炸之后将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博一小薯条”或是“博二土豆饼”,但我们面前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像清华于2022年发布的招生宣传片中所说的那样,一颗土豆,也要破土而出;一点希望,就当义无反顾。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怀揣坚定与从容,背负我们渺小抑或宏大的梦想,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站在这个人生的重要节点上,我时常回忆起自己本科四年过往的时光。我曾经在充实的课程安排中努力平衡自己的精力,为班团、学生会的工作焦头烂额,但我也曾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无目的地漫游,在紫操仰望布满晚霞的天空,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回到寝室与好友畅想未来,在一千多个日夜中与她们一起并肩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些无限的可能性,那些不被定义的时刻,至今依然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它们让我切实体验到了生命的质感与温度,也正是这些微小的时刻让我获得了生活的掌控感,从而避免被焦虑裹挟,迷失在寻找方向的途中。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我们都曾迷茫与彷徨,但也最终日渐清晰心之所向,并向自己的未来迈出坚定的一步。大三学年,我产生了以学术为志业的想法,并选择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正如中国的比较文学诞生伊始,就与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程密切相关,学习比较文学也不仅意味着对文本的研读,还意味着走出学院,接触真实的社会,接触活生生的人。比较文学是一门触摸时代的脉搏,对于当下的关切进行回应的学科,这门学问所具有的开放精神,要求学者拥有“跨界”的勇气。这种“跨界”不只意味着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还意味着跨越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持续挖掘自我的丰富性,探索走出自我的可能性。我们一方面要在与异文化的接触中不断完善自身,同时也要在联结互动中去理解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人。我也日渐学会在自己的学术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关联,主动感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纽带,近距离地去接触这个世界,也更加关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我想,这是我奔赴比较文学的原因,也是人文学科自身的魅力所在。人文学科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密切关联的学问,正是借助对人文的学习,我们才得以理解历史、理解社会,也理解我们自身,从而成为日渐丰盈与完整的人。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点感悟。在即将告别书院之际,我选择成为了一名“双肩挑”思想政治辅导员,我的日常比以往更加忙碌,但也更加充实。从新生入学到军训的这段时间,我看到新生为自己能考入这所最高学府而兴奋,总是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也时不时地想起他们受到的关注与期许,从而追问清华人这个身份的意义。前段时间,我跟随他们一起,听了给本科生的开学第一课。在课上,邱勇老师表示,“清华”二字中,“清”代表高洁纯粹的生命品格,“华”寓意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那一刻我想,这正是对清华人精神的绝佳阐释。在清华求学的我们,一方面要厚植思想根基,提高各方面的修养,一方面也要带上自己饱满的热情,这样才能在求学的路上无惧岁月漫长。同时,我也认为,作为人文学院的学子,我们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进一步的追求,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中西贯通”的取向,坚守“求实创新”的学风,自觉肩负起“人文日新”的使命。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也将怀揣好奇心与求知欲,带上激情和信念,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勇敢向前,一如既往。相信我们都能不负这个园子给我们提供的广阔平台,也希望我们都能在这里绽放出人生最绚丽的色彩。
以上就是我发言的全部内容,祝各位老师新学期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各位亲友身体健康,事事如意;也祝各位同学开学愉快,前程似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