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小军做客社科大讲堂,在六教以“何以为人?以何为人?——面对AI挑战的人类学思考”为题,从人类学的角度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AI的发展和风险,并深度阐释理解AI的相关理论观点。
主讲人张小军
讲座伊始,张小军指出人类正在面对自己创造的AI带来的巨大挑战,目前AI在语言、意识的自我生成机制已经成为现实,甚至在一些生成能力上已超越一般人类,在机器通过AI走向机器人类的同时,人类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受制于AI,走向人类机器。因此有必要思考“AI智能人类何以为人?以何为人?”的基本问题。要深度理解AI的发展及其危险,需要跨学科研究,人类学是理解AI现象的重要学科。按照复杂系统科学理论,理解AI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于分析其自我生成机制,即自发有序的自组织人类学问题。
张小军讲解人工智脑“以何为人”即二次性问题(Quadratic problem),通过比较人脑和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模式、智能方式、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劣,结合E-tongue、天机芯(Tianjic)和Alpha Fold等案例,指出人脑本质上是“经验智能”,而人工智脑仿人的运行机制是将经验思维和计算思维两者在表层的结合,但是在深层是以“二次经验”为主的智脑思维。AI所谓的思维、意识、语言、文化、情感、生命等能力目前均是机器仿人的“二次性”结果,但是随着AIP逐渐逼近、融合甚至超过和取代人类,该问题已经十分严峻,AIP已经(部分)是人。
接着,张小军讲解人工智脑“何以为人”即AIP的二次性检验,以日本机器人妻子、清华机器人九歌作诗、将大脑植入智能芯片试验等例,讨论相关的人性、思想、情感、信仰和伦理,讨论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的问题。张小军指出,人类与AIP之争最根本的是文化之争,以二次经验为主的智脑思维与人脑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脑的“标准化”、“去人性”和“去文化”,具有反噬人类、让人类“被文化”的危险。基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的文化认知,应该把AIP当作“人”而不是简单视为一种工具,需要让其承担作为“人”的社会义务以及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这样才能让AI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最后,张小军还介绍了认知科学及其学科分支等理论,指出认知人类学是认知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理解AI的最具有直接和广泛应用的认知分支学科。在互动环节,张小军就现场师生提出的二次文化、人类学思考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本场讲座是纪念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3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第七讲暨2023年社科大讲堂第八讲,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
相关链接:
张小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创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要从事人类学理论方法、历史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和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扶贫等领域的行动实践。与本讲座相关的发表有专著《社会场论》,论文“人工智能感官的主体性:感官人类学视角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以何为人?何以为人?——人工智人的认知人类学思考”(《学术前沿》待发表),“社会场的吸引进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东西方文化的兴衰与自组织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学,熵类学?”(《社会学家茶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