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2023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隆重举行。院长刘石,党委书记马银琴,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外文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吴霞,副院长倪玉平、顾涛、张乐燕,党委副书记曲莎莎,以及各系教师代表、学院2023届毕业生等出席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赵金刚主持。
典礼上,顾涛介绍了学院2023届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2023届人文学院毕业生总人数为283人。本科生一学位共毕业118人(含国际学生15人)。二学位毕业11人,辅修学位毕业14人,辅修专业毕业2人。研究生共毕业138人,博士毕业生73人,硕士毕业生65人,其中港澳台生7人,国际生17人。
顾涛介绍学位授予情况
马银琴宣读了2023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及优良毕业生、优秀学位论文、启航奖等获奖名单。刘石、马银琴为获得2023年院长奖学金的同学颁奖,并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马银琴宣读获奖学生名单
2023年院长奖学金颁奖仪式
班主任代表、世文9班主任、外文系陈湘静副教授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并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思考:一、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拥抱有曲线和弧度的人生。当我们进入社会,我们面对的将是没有既定路线、没有现成答案的、有着各种可能性的人生。希望同学们在为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奋斗时,也能从容地面对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生的偶然性,勇敢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道路。二、接受和适应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我们身处的时代复杂而多变,应对这种变化、意外和挑战,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希望同学们能以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世界,适应世界,欣赏和珍惜自己的生活,获得一种对世界的积极的、肯定的态度。三、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人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当处在低谷,感到迷茫时,可以想想曾经为最热爱的事情付出努力的时刻。带着美好的记忆,享受青春的阳光。
教师代表陈湘静致辞
教师代表、历史系方诚峰副教授结合自己曾经的毕业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毕业感受:每一次毕业,都是巨大的成长,毕业的过程就是用了数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现实,主动或被动做出选择,人生的道路不断明确。每一次毕业,都会让同学们越来越独立。方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有一点至为重要:在形式上独立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这指的是面对现实的一种立场——不要随大流。当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天地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既有的行为方式,精神上的独立就是避免看着别人怎么做然后决定自己怎么做,而是要在事理上认识自己选择的必要性,哪怕最终选择从众、随大流,也是因为自己觉得有事理上的必然性。精神上的独立,就是指思考事物的道理、标准并坚持而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持续独立的自我不断成长、思考、选择、创造自己不平凡的旅程,会给自己带来无限可能。
教师代表方诚峰致辞
毕业生代表、外文系本科生向蕾陶同学回顾了自己进入清华求学的经历,并用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在人文学院的收获与体会:第一,求索。人文日新,不断求索,是同学们探寻未知的动力。人文学院引领同学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广博、学术的深入,在不断求索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人文学子的使命与担当。作为人文学子,要将所学所知与世界分享,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和谐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陪伴。集体的陪伴支持、互助共享,是同学们不断成长的力量。人文学院这个大家庭是同学们成长的摇篮,来自集体的力量给了同学们持续向前的勇气。第三,初心。追求理想,坚守初心,是同学们迈向未来的引擎。清华教会了我们坚持内心的宁静、坚定自己的热爱和坚守家国情怀的初心。无论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还是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智慧和汗水书写青春的华章。
本科毕业生代表向蕾陶发言
毕业生代表、历史系硕士生景钰清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清华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她深情地表示:清华人文“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传统,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对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了浓厚的兴趣,也引导自己在学习中逐渐明晰了方向。她回顾了自己在人文学院得到导师、多位指导老师以及辅导员等的温暖帮助,也希望能将这份温暖和帮助传递给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人。因此,自己在硕士生期间选择担任带班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并一直坚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在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时,她最终选择从事中学历史教师的工作,希望把自己人生路上收获的积极力量传递下去,成为一名对学生成长有所帮助、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好老师。她号召大家做一朵奔涌的浪花,为服务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硕士毕业生代表景钰清发言
毕业生代表、中文系博士生任哨奇同学分享了自己博士生阶段的求学感悟。不同于理工科,作为人文学子,埋首典籍,皓首穷经,在阅读和思考中形成博士论文,更像是一段自我的旅程,是一条孤独的路,但同时也是“为自己言”的过程。论文写作的过程经常充满不确定性,常常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钩沉吉光片羽,却找不到自己预期的材料,最终劳而无功甚至被迫放弃,也会让自己经常舍弃很多生活上的选择。但每当通过艰苦努力有所发现,获得新的学术认知,那一刻的欣喜和满足是无与伦比的。他提醒同学们:学术发现需要机缘,也需要念念不忘的执着信念。学术研究的意义或许在于:见识到天下之广阔,也了解自己的无知,但仍愿以有涯随无涯。他感谢所有的老师、亲友和同学,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同学们在清华园度过一段充满回忆的美好时光。
博士毕业生代表任哨奇发言
校友代表、外语系2008级本科毕业生、杭州庄贤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总经理王安以“不轻易‘设限’的人生”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提醒同学们:不要让外界的标签、内心的偏见,变成桎梏我们成长的枷锁。希望同学们在遭遇人生的瓶颈和困境时,能少一分焦虑与彷徨,多一分从容与坚定。王安校友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才能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不要因为专业背景给职业生涯设限,不要因为学历光环给心态设限,不要因为过往经验对认知世界的热情设限。他寄语各位学弟学妹:不管今后身处何方,都要秉持人文主义关怀,践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教诲,用一颗赤诚之心,探索之心,给世界播撒下一粒粒温暖、善良、友爱的种子。
校友代表王安致辞
人文学院院长刘石老师深情地回顾了数年以来,学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经历的很多的“共同”。在特殊的这几年,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一道,共同致力于保障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安全和健康。同学们也不负所望,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毕业的快乐时刻,是属于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和毕业生同学们共同的荣光!
院长刘石寄语2023届毕业生
刘老师表示:正是同学们的勤奋不懈赋予了人文学院存在的意义,毕业的学子们从此还将拥有一个崭新的身份: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院友。他感慨:人世间有很多种关系的交集,“师生”是其中特别的一种。三、四个四季轮替,数百上千个课内课外,师和生之间建立了深情厚谊,这种情谊对于至少一部分师生来说,必将成为终身的持续。
刘老师提醒同学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丈量,人生的命运并不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的成就从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指标来衡量。他借博士导师启功先生送给毕业生同学的诗句“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寄语2023届毕业生:作为过程的人生,必如山峦之起伏,山路之崎岖,顺与逆,喜与忧,得与失,成与败,乃至是与非,功与过,也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辩证认识,充分体验,坦然面向。他殷切地祝福人文学子:不管世事如何变化,不管身处何种境地,在未来的岁月里,祝福同学们一如既往地满怀青春的朝气,葆有美好的信念。
在庄严的校歌声中,人文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圆满落幕。
人文学院2023届毕业生(含辅修双学位)、部分2022-2022届毕业生及部分毕业生的亲友近400人参加了典礼。
摄影:孙波
撰稿&排版:何春苗
审核:赵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