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全体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之一是在大学教育中充分践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既懂得人文价值又掌握科学方法的高素质人才;而使新利·体育(中国)在线官方网站的青年学子真正迈出梁思成所谓“半人时代”的樊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大用之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共同关心和探究的教育问题与文化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清华新人文讲座》新近推出系列之(七):“科学与人文:双赢和融合”。2008年5月29日下午,该系列正式在六教6C300教室开讲,首场演讲特邀南开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顾沛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数学文化漫谈”,其中所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理念以及所蕴含的广博深刻的科学文化内涵激起了清华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反响。
“数学文化”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比较陌生。它是指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关注数学,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顾教授从“数学文化”一词的使用入手,剖析了“数学文化”的狭义和广义内涵:狭义上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而广义上则指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这种数学素养使人终身受益。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呢?顾教授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说明。从通俗角度讲,就是能从数学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专业角度讲,数学素养是指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的素养;熟练地用准确、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数学思想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素养;对各种问题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从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素养;善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和量化,建立数学模型的素养。
如何提高数学素养?顾教授认为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但要理解数学知识,更要体会数学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接着顾教授列举了若干个数学文化的实例,其中包括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的数学危机和几道与实际生活相关、富有挑战意味的数学逻辑思考题,展示了如何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抓住症结、解决问题的角度、步骤和方法。顾教授勉励大家要掌握数学观点,理解数学思维;学会数学方法,使用数学语言;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质,他特别强调清华学生需要注意养成准确、清晰、完整地表达数学关系和数学结论的素质。
顾教授从数学中的文化元素出发,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绝不是彼此孤立或对立的关系,是可以双赢和融合的。顾教授的演讲就体现了这一点,讲座自始至终洋溢着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水乳交融,穿插其中的师生互动和问题抢答生动地演绎了素质教育、创新学习、融会贯通的育人理念与实施方法,使在场的师生深受启发和触动,不少同学在讲座结束后纷纷围拥到讲台上,继续追问有关数学文化、创新思维、全面成才等问题,并询问相关著述和图文资料。据悉,顾教授主讲的《数学文化》课程和他领导的“数学文化全国优秀教学团队”,正在受到国内很多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也正在通过应邀讲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在全国很多大学产生积极影响。此次顾教授不但应邀来我校演讲,还应邀与理学院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开设来进一步落实和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问题,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对当下的中国大学非常重要,对清华大学及其未来发展尤其如此。
本次讲座是《清华新人文讲座》系列之(七)的第一讲,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清华大学理学院教授白峰杉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