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做客新人文讲座 剖析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与营造制度

12月19日下午,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做客新人文讲座,在六教以“中国古代时空观与营造制度”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方式与人文观念,剖析其对营造制度的深远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时空法式。

主讲人王军

王军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是通过自然天象的变化来理解时间的周期性;空间观念则通过对天地方位的划分来体现。

王军认为,天文学是古代人民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地平方位测定天体的位置以获得时间,古人通过立表测影、星象观测等手段,不仅能确定季节的变化,还有效规划出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方位和空间格局。

中国古代时空观不但塑造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物质形态,还催生了顺时施政的用事制度、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王军回答了现场听众提出的古代何时总结出“天人合一”思想方法等问题。

本场讲座是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故宫系列讲座”第二十讲,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章宏伟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王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研究,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著有《城记》《历史的峡口》《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等。